本内容来自:投资组合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放缓,投资者找不到出口

中国ipo大幅放缓,加大了资金套现的难度,促使一些投资者考虑增发新股。

分析师和业内高管表示,中国一度繁荣的私人股本行业正面临困境,因为缺乏退出可能性正在减缓该行业新交易的流动。

总部位于深圳的投资咨询公司第一资本(China First Capital)的数据显示,去年私募股权交易的规模大幅放缓,约有170亿美元投资于700多家公司,低于2011年投资于1700多家公司的300多亿美元。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交易都是对快速增长的私营企业的少数股权投资,而不是像西方那样收购上市公司。本世纪初,该行业在中国几乎不存在,但随着西方投资者争相参与中国的经济繁荣,该行业迅速发展。

第一投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彼得•福尔曼(Peter Fuhrman)表示:“这个行业增长非常迅速,但尚未完全成熟。”富尔曼表示:“私募股权公司从世界各地的有限合伙人那里筹集了巨额资金,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它们无法在基金生命周期耗尽之前退出投资。”

据富尔曼说,过去11年,在中国公开披露的9,000宗私募股权交易中,约7,500宗总投资约1,030亿美元的交易仍“未退出”。这些交易中的大多数都是基于这样的预期:该公司有一天会上市,让私人股本投资者能够套现。大多数私人股本基金的成立期限为5至10年,因此寻求退出交易的压力必然会增加。

福尔曼表示,今年已有近100家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进行ipo,但由于市场状况不佳,它们尚未上市。他补充称,还有850家公司正在寻求监管部门批准ipo,但由于等待时间太长,一些公司撤回了申请。

投资需求与退出潜力之间的不平衡看来将进一步恶化。富尔曼估计,私人股本公司坐坐着300多亿美元的资金,这些资金是专门为投资中国而筹集的。“未来几个月,这种退出危机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福尔曼表示。“与此同时,依靠IPO收益和私募股权投资来推动增长的中国民营企业,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面临资金不足、无法充分利用中国仍在蓬勃发展的国内市场的机遇的局面。”

福尔曼表示,IPO积压应该会刺激中国二级市场的发展。他的公司最近发布了一份报告,名为《中国二级市场——私募股权交易在中国的必要且有吸引力的退出》,该报告指出,至少有200家高利润的公司,二级市场出售的时机可能已经成熟。报告称:“在中国,高质量的二级市场交易将涉及私人股本投资者以公平估值挑选优秀公司。”

AIF Capital正打算这么做。该公司最近为第四只面向中国的基金筹集了3.2亿美元,Amour说,他打算至少将部分资金投资于二级市场。

“我将关注的公司必须是高利润的,在市场上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这些公司需要额外的新资本,并能在我的基金10年的生命周期内迅速成长,(IPO)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Amour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