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来自:投资组合

减缓中国经济增长:第二部分——发展智力资本

随着中国廉价劳动力过剩的消失,中国可能会开始更多地关注劳动密集型较低的it和服务行业,与美国同行进行更直接的竞争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一直被视为低成本、高增长的国家。它的经济转型始于30年前,当时它成为了一个低成本的制造中心。最近,随着中国寻求开发发达国家的智力资本,互联网设备制造商华为等公司一直在与跨国公司进行更高层次的竞争。

随着经济以9%的速度增长,即使是在金融危机之后,中产阶级和消费文化正在形成。亚慱体育app怎么下载虽然中国还没有跨过从新兴经济体到发达经济体的门槛,但它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向这个目标迈进。

[点击这里查看完整的排名2011年全国科研团队并阅读该地区顶级分析师的简介]。

然而,中国6万亿美元的经济并非没有挑战。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一直在努力应对更高的通胀,以及许多专家认为的一些市场的房地产泡沫。尽管许多城市地区相对繁荣,但中国整体上的人均收入仍然较低。不过,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障碍可能是人口统计学。

由于中国几十年前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出生率下降,中国人口正在迅速老龄化。当其他国家,尤其是日本,还在为是否有足够的劳动力来赡养老一辈而发愁时,这个问题被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放大了。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中国是全球无数市场和行业的关键需求来源,它能否以令人满意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是全球增长的关键。

在中国人口增长在过去的十年里每年下降到0.57,1.5%的生育率是世界上最低的利率,和远低于替换率为2.1%,《华盛顿邮报》援引的数据称,布鲁金斯学会在北京清华公共政策中心。布鲁金斯学会表示,在同一时期,14岁以下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而60岁以上人口增加了20%,预计中国人口将在2029年达到14.5亿的峰值。

虽然中国经济仍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但其他新兴市场可能会引领全球经济增长。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人口更年轻,预计增长速度要快得多。

未来20年,印度的劳动年龄人口预计将增加2亿;据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主管莱昂斯(Gerard Lyons)预计,中国在同一时期将增长400万美元,在接下来的10年将减少5100万美元。

然后是印度尼西亚,平均年龄是28岁。“与日本相比,在雅加达散步几乎令人震惊。青少年和年轻人简直无处不在。他们挤满了商场和餐馆,在公共广场闲逛,挤满了公共汽车。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博客作者迈克尔•奥斯林说:“人们竭力想看到白发,但通常只有在有一大家子人在场的时候才会成功。”“这是一种日本人只能依稀记得的社会,而就连中国也很快将开始忘记的社会。”

当什么?

一些专家担心,人口老龄化可能会加剧中国本已相当大的通胀压力。企业已经在争夺劳动力,去年中国的工资上涨了20%。“生产率将更加难以跟上工资增长的步伐,而消费在GDP中所占比例将很快开始上升,从而减少经济上的过剩产能。”《中国日报》援引野村证券分析师孙驰的一份报告称。

随着中国廉价劳动力过剩的消失,中国可能会开始更多地关注劳动密集型较低的it和服务行业,与美国同行进行更直接的竞争

随着人口数量达到峰值,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也将达到峰值,这将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不断走高。需求的高峰将对许多行业产生影响。《金属矿工》杂志称:“中国政府声称,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到目前为止“避免了”4亿人口出生,但这可能代表着对各种商品的巨大潜在需求,更不用说用于建筑和汽车等应用的金属了。”

一些专家认为,中国领导层将策划软着陆。“在未来1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将继续超过净消费人口,中国经济的供给能力在未来几年将保持相对强劲。因此,中国经济有能力控制长期通胀,”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门表示。(中金公司在《机构投资者中华全国投资团队》(Institutional In亚博赞助欧冠vestor 's All-China Investment Team)的最新排名中飙升,在2011年的报告中排名第二。)

正因如此,中金公司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从过去几年的平均水平10%逐渐放缓至9%。中金研究人员表示:“我们预计,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的潜在GDP增长率将放缓至8%至9%,然后在‘十三五’规划期间进一步下降至7- 8%。”

他们预计,CPI可能升至5.4%,6月最高为5.8%,然后在2011年第三季度逐渐降至5%,第四季降至4%,全年平均为4.8%。

中国面临着额外的通胀压力,包括对资源的强劲需求。

过去几周,人们一直在猜测,困扰长江附近大片水稻产区的干旱是否会推高食品价格,并进一步推高通胀。有很多理由值得担忧:据巴克莱银行(Barclays)的数据,这些地区占中国粮食产量的30%,自3月至5月发生5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以来,该地区的粮食价格和期货价格一直在上涨。

如果这还不够,在人民币贬值的推动下,中国货币供应的增长也会引发通胀。

中国没有理由不能实现经济增长放缓、更注重服务业和消费领域的转型。但风险在于,中国的繁荣地区将开始放缓,甚至在欠发达地区赶上城市核心地区之前。